茶叶冲泡的基础知识
很多喜欢喝茶的小伙伴都有这样的感受,刚刚学习泡茶时候,总觉得困难重重。面对多样的茶具、不同种类的茶叶,一下就懵圈了,总觉得很复杂,尝试多次也不得法。每当三五好友来家里时,也只能简单的用玻璃杯冲泡茶。
本次,小编将为大家详细揭秘普洱茶冲泡奥妙,帮助您快速学习泡茶技巧,下次就能为朋友们秀一秀茶技啦~
本文要点
泡茶器具;
泡茶技巧(泡茶流程、冲泡技巧、技巧把控);
泡茶礼仪。
由于内容篇幅较大,建议可以先收藏后再慢慢学习哦~
泡茶器具
普洱茶的冲泡方法随着历史而不断改变,由唐代以前的烹茶,宋代的点茶法,至明代废团茶而改用散茶后,冲泡茶的方法才渐渐有了固定的方式。沏一壶好茶,先要掌握器具的使用。
1、茶道六君子
茶筒、茶漏、茶则、茶匙、茶夹、茶针
茶筒:盛放茶艺用品的器皿。
茶漏:置茶时放在壶口上,防止茶叶掉落壶外。
茶则:又称「茶拨」,壶内茶叶冲泡过后,往往会紧紧塞满茶壶,茶则用于挖取泡过的茶叶。也可配合茶匙,拨弄茶叶进入茶壶使用,故名茶拨。
茶匙:又称「茶勺」形状像汤匙,用于盛茶入壶。
茶夹:又称「茶铲」茶夹功用与茶则相同,可将茶渣从壶中挟出,也常有人拿它来挟着茶杯洗杯,防烫又卫生。
茶针:又称「茶通」茶针的功用是疏通茶壶的内网(蜂巢),以保持水流畅通当壶嘴被茶叶堵住时用来疏浚,或放入茶叶后把茶叶拨匀,碎茶在底,整茶在上。
其他茶道配件:茶盘、茶席、茶巾、茶宠、茶杯垫、养壶笔、茶滤网、茶荷、茶叶电子秤
2、常用泡茶器具
盖碗、壶(紫砂、陶)、铁壶、飘逸杯、快客杯等,你属于哪一种呢?
2.1讲究型:盖碗
盖碗、滤网、公道杯、品茗杯
盖碗泡茶适用面较广,盖碗可以在冲泡的过程中不断调整,以是茶汤达到最理想状态。
瓷质盖碗釉面光滑,吸水率低,导热相对较快,茶汤浸出的温度环境相对稳定。泡茶不失真,不走样,原汁原味,着重展现茶之本味和凸显茶的香气,是评审和鉴定茶品时的最佳选择。
使用玻璃公道杯可以欣赏普洱茶汤,碰到浑浊发暗的茶汤也可判断其品质。品茗杯以白瓷或青瓷材质且杯壁较厚者适宜,白瓷更利于观赏茶汤,杯壁较厚不烫手。
盖碗冲泡对于新手的难点在于怕烫。采取正确的抓握姿势,盖碗其实并不烫。
2.2内涵型:紫砂壶(或:陶壶)
紫砂壶、公道杯、品茗杯、滤网
紫砂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保温性,能给普洱茶提供充足的热量,很好的发挥普洱茶茶性;紫砂由于附着能力强,茶叶在注水时旋动幅度不大,能让茶和水融合度更好,且紫砂吸水率较高等因素,令茶汤苦涩度降低,汤感的软度、厚度及粘稠感便会有不同程度提高。
小壶冲泡可以用开水冲淋壶身加温,对需要高温的茶品来说可以泡出更好的效果。
小壶与盖碗冲泡最大的不同在出水环节上,小壶的出水会有时间上的后延,所以操作中要留出余量,茶将要合适之前就要开始出汤,把最佳时机控制在出水一半时,这样茶汤才会刚好合适。注意不要堵了壶的出气口,适当保护壶盖不滑落。
2.3佛系型:铁壶煮茶
铁壶、公道杯、品茗杯
铁壶煮茶适用于:级别较粗老的熟茶或老茶。
铁壶煮茶可以有三种不同的流程:先泡后煮;热水煮;冷水煮。投茶量依次递减,600ml的壶投茶5到7克即可。
煮茶可以使茶内的可溶性物质充分溶解到茶汤中,操作中要注意两点,一是加水不要太满,沸腾后会有大量的泡沫溢出;二是要注意防止烫伤,铁壶壶身的温度不比盖碗,真的会把人烫伤,操作过程中要多加小心。
冷水煮茶更能够把茶内的物质充分溶解,投茶量要适当减少。
2.4潇洒型:飘逸杯冲泡
飘逸杯、品茗杯
把茶叶投入滤斗中,润茶后同盖碗的操作。用飘逸杯泡茶,可以使茶叶、茶汤分离,并自动过滤。其独特设计,省去了不少泡茶用具,如茶海、滤网等,非常方便。但真正的好茶我们还是不建议用飘逸杯来沏泡。
2.5自我型:快客杯
快客杯是为个人茶饮而设计的品茶盖杯,快客杯的设计很符合现代生活的快节奏。简单明了的上杯下壶的结构组合,非将壶杯合二为一,壶嘴自带过滤功能,可将茶与水及时分离,方便快捷,个性十足。
泡茶流程
1.撬茶
打开绵纸,将茶放置于解茶盘中央;将饼茶或沱茶凹心向上,左手压住槽边,右手持茶针顺茶饼分层处,用力将茶针插入茶层中,然后上下撬动使茶层松动,用手掰下已松动的茶块。撬取时里茶和面茶搭配才能准确反映紧压茶的品质特征。
2.称重
冲泡前取出茶叶电子秤,根据人数和茶具容量,按照普洱茶茶水比例1:20的比例称重。最后将称好的干茶放于干净的茶荷中。一般1-2人以3-5克茶叶为宜,若人多,可取普洱茶8-10克不等。
刚从仓库里取出的年份茶撬散后放入陶罐或紫砂罐中醒一段时间,能让仓储味散发的同时与空气充分接触唤醒茶性,可使冲泡效果更佳。
3.温杯
用沸水温洁(冲淋)盖碗、公道杯、品茗杯,有利于茶香散发。
4.投茶
将干茶投入杯中,合盖,轻启杯盖闻干茶香。把要冲泡的普洱茶投入盖碗中。茶与水的比例关系对整泡茶的影响很大,100毫升左右的盖碗推荐投茶5-8克左右为宜。可按饮茶人数多少以及个人口味决定取茶数量。
5.洗茶
普洱茶长期贮放难免落上尘埃,洗茶不仅可以去其杂味,清洁茶叶,还能起到润茶、醒茶的作用。洗茶一到两次,速度要快,以免影响茶汤滋味。
沿着盖碗杯壁定点、低点缓缓注水入盖碗中,唤醒茶叶,让茶香散发、内含物充分溶解。将润茶水舍弃。
6.泡茶
冲泡分:注水和出汤
注水的速度会影响到水的温度,注水快则温度高,注水慢,水流细则水温相对要低一些,针对所泡茶叶特性的不同来做出适当调整。
注水的角度会影响到水对茶叶的冲击和茶叶的翻滚,毫较多的茶和熟茶不能过于冲击和翻滚,否则茶汤会浑浊不透亮。
把握好出汤的时机,出汤过快则茶汤寡薄,出汤过慢则会太浓,将茶汤通过滤网倒入公道杯中。
7.品茶
将茶汤分到品茗杯当中品茗,倒置七分满。三口为品,小口慢慢喝。
品茶,要品茶汤的色、香、味、形等。一观汤色、二闻香气、三品滋味。
观汤色:一杯茶,品鉴从观赏茶汤开始。普洱茶茶汤汤色因品质、年份变化不同。主要看茶汤的颜色、亮度和清浊度,茶汤的明暗程度也能反映茶品品质。
闻香气:主要品鉴普洱茶香气的高低、香型及变化等。
品滋味:品尝普洱茶汤,入口后可让茶汤在口腔中停留2-3秒,让口腔味蕾充分感受不同滋味。主要感受茶汤浓淡、醇厚、回甘生津等。
其实泡茶的方法大同小异,只要掌握茶性水温及投茶量,再加上注水的方式,泡好一杯茶是不难的,难点在于茶性不同,这需要长时间的积累。
冲泡技巧
冲泡技巧是依茶性而定的,技巧的目的是为了尽量发挥不同茶性的优点,尽量避免不同茶性的弱点。
茶性包括:生、熟,老、嫩的程度,茶气的酽、淡,发酵的轻、重,条索的整、碎程度,年头的长、短。茶性决定投茶量多少、醒茶方式、泡茶水温、注水方式、冲泡时间等等。
1.原料等级(粗老、细嫩程度)
偏嫩级别,冲泡时要求水温略低,建议泡茶器具选用盖碗为宜。
较细嫩的普洱茶,不耐泡,可尝试留根冲泡法,即每泡茶汤不出尽,以保持其滋味的稳定性。避免高温、多次、长时间洗茶而导致茶内有效成分的无谓流失,失去品味和饮用价值。
较粗老级别,冲泡器具盖碗或紫砂壶均可,水温98~100度,高温醒茶有利于激发茶香,浸泡时间适中,出汤尽量滤净。粗老茶因内含物减少则要大大增加投茶量。
老茶头属特殊产品,其干茶较为紧实,冲泡时使用紫砂壶效果更佳,高温冲泡,醒茶2次,头三泡浸泡时间稍长。煮饮也是不错的选择。
醒茶次数:级别越高茶叶越嫩,茶性易于唤醒,醒茶一次;级别越低茶叶越粗老,茶性不易唤醒,可醒茶两次。
出汤方式:嫩者内含物质较丰富,须低温快出,防止浓如酱汤;粗老者内含物质不丰富,须高温久泡,方能出味。
2.新、老、生、熟
新生茶
茶性上较接近绿茶,冲泡中要避免出现烫熟味,水温要略低,出汤要快。把握好其原料特征,如茶区、树龄、生态等。原则上滋味浓强的水温略低,浸泡时间要短,滋味清淡的则相反。
新熟茶
新熟茶与老熟茶相比,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茶汤不够透亮,香气不够纯正,滋味不够醇厚,有堆味或较重的苦涩味等。
新熟茶的水浸出物溶解很快,可通过高温洗茶以去杂味,略降温冲饮,冲泡节奏略快以避免苦涩味和酱汤状。完整地冲泡品饮新茶(从浓到淡到无味),可以确定茶的贮存价值。
老生茶、老熟茶
老茶一般要求高温醒茶、高温冲泡。相对来说,老生茶投茶量要低于老熟茶,而冲泡水温老熟茶要略高。对于许多老生茶,在泡与泡的间隔开盖,使叶底稍稍降温后再续泡,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3年以上老茶选用紫砂壶冲泡效果更佳;熟茶投茶量较多,生茶投茶量较少;每次冲泡,沸水封存壶盖及壶身夹缝处,以有效保温。有的老茶因贮存不当而有异味,高温和多次洗茶可尽量排除,陶壶或紫砂壶冲泡对杂味也有很好的修正作用。
老茶茶性难以唤醒,尤其是陈年熟茶,5-10年以上老茶沸水醒茶两次;通常5年以上老茶冲泡水温均是100℃;冲泡老茶每一泡都需要沸水;明火铁壶煮水,能有效保持水温。
3.条索松紧重实程度
散茶和紧压茶因其条索的松紧重实与否影响着其后期的陈化空间和速率;散茶的陈化空间小于紧压茶品。
一般而言,较紧结重实的茶投茶量较小,其不宜于唤醒茶性,冲泡水温要高;而条索松散的茶,其茶叶不耐泡,投茶量要多。注水与出汤时,散茶慢进快出,紧压茶快进慢出。
有些年头的紧结重实的茶要控制冲泡的节奏,通常是前紧后松,洗茶慢,出汤快,经过出汤较快的数泡之后,可以放缓冲泡节奏。
4.发酵程度
熟茶经过人工后发酵工艺,内含物质相对生茶较少。生茶茶性易于唤醒,因此冲泡水温略低于熟茶;同一泡茶器,生茶投茶量应稍少于熟茶。
轻发酵熟茶口感鲜活,茶气十足,陈化空间相对广阔;重发酵熟茶陈香馥郁,口感粘稠甜醇,具有陈化高峰期,通常5-10年便达到陈化高峰点。
发酵越重,冲泡水温越高,发酵越重,内含物质越少,浸泡时间越长。
补充:技巧把控
1.水温的控制
冲泡普洱茶的水温,根据具体茶性(年份、嫩度等)以及各地沸点为基准进行调节一般在90-100℃之间。
水温的高低是影响茶叶水溶性内含物浸出和香气挥发的重要因素,水温过低,茶叶香味激发不出来;水温过高,容易烫伤较嫩的茶叶,造成茶汤颜色和叶底暗黄。水温高低,因茶而宜。
2.水流的控制
在注水过程中,水流的粗、细、快、慢都是影响茶性挥发的因素。建议冲水时以定点冲泡为宜,入水以轻为宜,以免茶汤浑浊。(因茶而异,部分茶品需要展现个性也可以使用高冲,如彰显香气的茶)
除醒茶外的前3泡,冲泡目的在于抑制杂味,提升汤感。注水方式采取定点注水,缓慢注入的手法。
中间的3-8泡,冲泡目的在于达到香气和口感协调相融。注水方式是避免猛冲开水,采用稳定、缓慢、低冲的旋水注入方式。
最后3泡茶追求的是香高水滑,汤甜味淡。注水方式是急冲注水,使叶底保持持续高温。
在泡茶过程中,切勿摇晃、搅动或者拨动叶底,否则会致使茶汤浑浊苦涩。
3.时间的控制
释放快的熟茶,前5-6泡基本可以立即出汤,不必浸泡。从7、8泡开始逐渐延长浸泡时间。
一般的熟茶、生茶,第1泡可以浸泡3-5秒后出汤,第2泡至第6、第7泡稍微一泡即可出汤,之后逐渐延长浸泡时间。
同样的茶,同样的水,冲泡的时间不同,茶味差异甚大。冲泡时间短,茶味没有泡出;冲泡时间长,茶内物质溶于水茶汤滋味过浓,还会有闷浊味。
4.和的应用
透:指的是冲泡过程中不加盖(杯盖、壶盖等),快速降温,使茶香自然而缓慢挥发。
闷:是指冲泡过程中,加盖(杯盖、壶盖等),通过保持相对温度,发掘茶品香气。
透和闷,是普洱茶重要的冲泡技巧。透和闷的应用,视普洱茶嫩度状况而定。嫩茶以透为主,多透少闷,老茶以闷为主,多闷少透。
幼嫩的茶叶容易闷熟,过闷,会使香气不易显露,水味重。粗老原料的茶叶,质地厚实硬脆,粗老味重,以高温和闷透结合的浸泡方法,能获得甘而醇的品质风格。高温闷泡,逼出粗老气,透则释放粗老味。
透闷原则,也是选择茶具时应注意的。
透气性好、散热快的茶具(如盖碗、紫砂薄胎壶、玻璃茶具等),适宜冲沏嫩度较高的普洱茶。
质地厚实、壁厚、密度大、散热慢、容水多的茶具(如紫砂厚壁壶、容量多的大壶),适宜冲沏原料较粗老的普洱茶。
泡茶礼仪
1.礼仪
①泡茶的茶具图案面向客人,表示尊重。
②烧水的水壶壶嘴不能指向顾客,在茶事中这是不礼貌的行为。
③取放茶具需做到轻、准、稳,展示茶者的优雅动作和较高素养。
④泡茶过程中,切勿用手直接抓取茶叶和品茗杯,利用茶具中的辅助工具。
⑤盖碗或紫砂壶出汤前要将底部多余的水滴用茶巾沾净后再出汤,以免底部的淤水伴随出汤倒流进滤网和公道杯中。
2.语言
①分茶七分满为宜,留下三分是情谊。
②奉茶时用杯托,必要时使用奉茶盘奉茶。
③奉茶时须用手势表示请用,既右手伸掌礼。姿势为:四指并拢,拇指内收,手掌略向内凹,侧斜手掌伸于敬奉的茶杯旁,面带微笑并点头示意说出:请品茶。
④奉茶时,一般从自己右手边的顾客从右到左逐一奉茶。必要时,有先后顺序,如先长后幼、先主后从等。
最新更新
- 十年陈皮普洱茶,品味岁月沉淀的香醇滋味
- 车顺号普洱茶价格太贵(如何辨别好的普洱茶和价格因素)
- 生茶普洱茶饼怎么制作和保存?
- 2023年份普洱茶好喝吗?
- 普洱茶是否适合饭前饮用?
- 普洱茶毒药你喝的茶可能是假的,如何辨别真假茶?
- 普洱茶选购指南如何辨别高品质普洱茶
- 普洱茶干仓存放(保证普洱茶良好品质的仓储方法)
- 下关特沱与大益品味普洱茶的两种不同风味
- 泡普洱熟茶减肥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
- 普洱生茶冲泡温度,你知道吗?
- 故宫普洱茶碳化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 普洱茶茶膏的神奇功效与作用(喝茶不如吃茶膏,你知道吗?)
- 普洱茶堆味(了解普洱茶的发酵过程和堆味的形成)
- 普洱茶的威胁(讨论普洱茶对健康的影响及其防范措施)
- 云南普洱茶出产地推荐
- 普洱茶药香功效与作用详解
- 南板普洱茶价格多少钱一斤?
- 普洱茶可以做面膜吗(讨论普洱茶在美容方面的用途)
- 1988普洱茶价格走势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推荐阅读
- 小青柑配什么最好喝「小青柑加什么好喝」
- 介绍古树冰岛茶的神奇功效与作用
- 十大标杆普洱茶,普洱茶中的十六大名品
- 脑梗塞可以喝普洱茶吗(脑梗塞能喝普洱茶吗)
- 一碗水普洱茶「把普洱茶看作一杯简单的水」
- 马连道有多少茶商
- 大雪山生普洱茶的冲泡方法_生普洱茶的冲泡方法
- 速溶茶和传统茶叶的区别(什么是速溶普洱茶)
- 小青柑茶为什么喝下去口干,懂茶的人为什么不喝小青柑
- 那蕉古树茶(古域那蕉普洱茶:有颜值所以香高)
- 喝普洱茶为什么会醉茶,喝普洱茶茶醉原因是什么
- 熟普洱锁喉多久能退去「说说“锁喉”--普洱茶不好的味道」
- 易武茶的特点-易武普洱茶山概况 易武茶知识概况解读
- 老曼峨茶产地在哪里
- 小青柑和陈皮有什么区别(小青柑为什么叫陈皮)
- 云南七子饼茶蓝印品味传统工艺与文化传承
- 福建古茶树-寻寻觅觅20年 福建宁德发现野生茶树
- 喝普洱舌头厚厚的感觉-喝普洱茶时舌面发刺原因
- 生茶年份新的跟老的有什么区别_老生茶比新生茶有哪些明显变化
- 普洱茶有助消化的功效吗,普洱茶跟红茶哪个更消食